新闻

学术交流会高峰论坛 众古筝名家登台讲演

  10月24日上午8:30,第七届中国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在扬州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专家高峰论坛和闭幕式典礼。高峰论坛是本次交流会最后一项议程,由国家一级作曲家戈弘老师主持,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古筝名家和前辈们纷纷陆续登台讲演。

 

\

孙文妍老师

 

  首先出场的是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古筝专业课导师孙文妍教授。 孙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浙江筝艺,追述其历史源头—杭州,讲述流派形成过程,以及代表人物,分享和传阅了王巽之、何玉斋前辈们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公尺谱,同时,为了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浙江杭州音乐,她还邀请到江南丝竹乐团现场演绎了《云庆》、《行街》等代表曲目,清新典雅,让观众大饱耳福。

 

\

 孙文妍老师领衔“江南丝竹”乐团演奏

 

  接着,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教授陈安华老师,分享了《赋义于曲 寄情于调 罗九香弹琴美学思维》论文,探讨客家筝曲的艺术精髓。他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关于古筝的改革,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指出乐器的改革离不开民族音乐结构、形式、因素和演奏方法。在古筝正走向国际化、世界化潮流中,他大胆指出了古筝未来改革的三大方向;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古筝演奏上升到一个新的美学高度。

 

\

 陈安华老师

 

\

阎丽老师做演奏示范

 

  古筝演奏家、教育家阎丽老师带病蹒跚登场,凭靠惊人的毅力坚持讲课,这一幕感动了大家,全场为她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阎老师语言幽默,性格直率,一口地道的东北口音,阐述了古筝演奏左手“颤、按、滑、揉”等技法问题。她对当今古筝教育,特别是偏离了传统音乐方向提出了批评。热心肠的阎老师还留下了联系方式,向筝友们提供了1992年的古筝教程作为学习参考。在高峰论坛上,她还向大家演示和讲解了古筝的“颤音”技术,包括颤音的基本知识,原则方法以及不同种类,给了现场广大筝友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

 

  \  

 焦金海老师(右二)讲话

 

  第四位登场的是著名筝家、厦门大学音乐系教授焦金海老师。焦老师现场讲述了自身有感而发的“焦筝的特色与体会”,总结成了5句生涯体会。同时,他还邀请到古筝名家娄方、张弓以及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丰元凯会长共同登台发表感想。其中,张弓老师作为“扬州古筝第一人”,最早在扬州举办少儿古筝培训班,讲述了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古筝学术交流会的坎坷历程,其中历经了几代前辈的不懈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才成就了扬州每四年一届的筝会繁荣盛事,实属来之不易!

 

\

 赵登山老师

 

  最后登场的是著名的古筝演奏家,山东筝派传承人赵登山老师。从1986年参加第一届古筝学术交流会起,到如今成为一代最具影响力的古筝宗师,赵老师虽八十有五,但在讲台上仍然精神精神矍铄,容光焕发。赵登山老师用朴实的山东口音介绍,讲故事一样,把鲁派古筝的起源、传承以及曲目和艺术特点深入浅出地向大家娓娓道来。赵老师一直强调,学筝不能只是一味弹,要多学习民间艺术,多听多唱戏曲,在民间艺术的土壤里吸收营养。这才可能在弹筝时抓到筝的韵味,“有神有韵则雅”,这韵味才是筝的“魂”。

 

  同时,赵老师还语重心长地说道,古筝艺术一代代传承都首先强调“学艺先学德”,品德比技术重要得多,因为前辈们认为“德保艺,艺保不了德”,品德不好的人不可能在艺术道路上走多远的。这个道理也正是赵老师这次讲座中对年轻人的教诲之一。

 

\

 王中山老师讲话

 

  最后,当代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王中山现场发言。王中山老师首先对本届古筝学术交流会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回顾。交流会吸引了海内外古筝名家、音乐家、古筝爱好者600多人参加,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刷新了历届记录。期间,交流论文102篇、演奏筝曲40余首,近700分钟的讲演,可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王中山谈到自己结缘扬州,对这片恩泽之地铭记于心,充满感恩之情。他对全国老筝家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对全体工作人员和有关支持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还提倡大家齐心协力,一如既往地把古筝教育事业开展下去,把古筝艺术传承发展下去,并宣布了第七届中国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圆满闭幕。

   

  秋风瑟瑟,聚散匆匆,美好的时光总是显得很短暂,本次学术交流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让每个人受益匪浅,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古筝艺术发展历程,期待2017年再聚扬州!(信息来源:中国古筝网)

 

  相关阅读

 

  【新闻】第七届中国古筝学术交流会第四场论文交流会 

 

  【新闻】第七届中国古筝学术交流会第四场演奏交流会

 

  【新闻】第七届古筝学术交流会集体大合影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