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16周年庆·名家系列大师班 | 刘乐:新作《青山颂》《风月》的创作与赏析

古筝新作《青山颂》和《风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赢得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赞赏。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同时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具有现代感的优秀作品。



两首作品在题材和内容上,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优美曲目,也有表现现代生活情感的作品。8月16日晚,中国古筝网16周年庆活动之名家系列大师班上,由刘乐老师为广大筝友带来新作《青山颂》《风月》的创作与赏析。关于两首乐曲的创作初衷和创作情怀,他在直播间娓娓道来,针对创作和演奏上,他也给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在创作《风月》前,他并没有去思考要用什么样主题来创作,更多的是一种流露于自然的音乐动机。而后从“虫二”到“风月无边”,在刘乐看来,风月不仅仅只是一种景色或者景致,它更是一种心境。



历史上的宋代词人苏轼曾两次任职杭州,其在所作《点绛唇》中有“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当看到这句诗词时,刘乐老师便有了一种跨越千年的呼唤与共鸣。原来隔了千年之后,他们对于杭州,对于西湖的感受都是一样的。《风月》这首作品没有使用现有的音乐素材,而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音乐流露,然后在此基础上做了延展,这也是他心底的真切感受和声音,也包含情感的浸润和治愈。



很多古筝作品,有些是标题化非常鲜明的,比如有的是写历史人物,有的是叙事讲述某个典故或者某个故事,有的是音画式的,记录祖国的山水或者等等。但在《风月》这首作品中,刘乐表示自己并没有给出一个具象的“画面”,他希望的是每个人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演绎,不同的解读,应该会有不同的视角,要尝试去释放自己的感受。



作品本身是三段体结构,在创作手法上使用的还是传统的五声调式。在慢板上用了比较温润的“宫”调式,那么在快板当中用了一些舞蹈性比较强,或者是说律动感比较强的“羽”调式,这两种调式之间的这种运用和对比,也是静和动的一种对比。



刘乐表示,“《风月》这首作品是简约而不简单”。同一个旋律,在不同的心境上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演奏状态。因为可能越简约的内容,越能够反映出或者是说在演奏当中,越能够凸显出一个人演奏的智商、情商、美商以及他的人生经验、阅历等等。


谈及《青山颂》的创作,刘乐表示这首作品是在多重机缘巧合下诞生的。之前,他曾多次在山东地区演出,当地筝家前辈们在和刘乐沟通时多次邀请他前来采风,山东人的直爽热情,让刘乐感受到了他们对于山东筝乐的一腔赤诚。



前辈们的期许和期待,让刘乐不负众望拿出了这首优秀的音乐作品。谈及创作构思,一是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极具辩证思维的大智慧大格局,让他印象深刻。二是刷短视频时,重温到了20世纪的经典民歌《谁不说俺家乡好》,浓烈的家乡情结和自豪感,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艺术创作,突然间,两者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微妙化学反应。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哎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哟咿儿哟”。在没有想好任何旋律时,刘乐便已打定主意以“青山”为名,致敬山东文化的同时,歌颂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


从演奏上来说,独奏的演奏空间比重奏要大,因为独奏是具有个人的伸缩性、自由性和即兴性。和《风月》不同的是,《青山颂》这首作品是一个重奏作品。它在音响空间包括结构空间上,都是大于独奏的。



重奏更多的要求是一个团队协作,要求整齐性、协调性,所以相对来说它自由的空间就少一些。作为筝团来讲,首先是演奏者的水平相当,其次就是演奏时的音准要注意,另外还包括声部比例、乐器布局、位置摆放等等。



《青山颂》这首作品是由山东艺术学院的鲍晓媛副教授和锦瑟筝团一起来完成排练和首演的。刘乐第一次去现场探班时,听完大家排练后就对呈现效果非常满意,之后他也跟大家作了深入的交流,也表达了个人的一些建议。刘乐表示,得益于山东艺术学院本身就是山东筝乐的弘扬传承的重要的阵地,非常感激鲍晓媛老师和筝团的同学们,她们真正把这个作品的原汁原味呈现了出来。



谈及近年在古筝作品的编创方面的新的理解和感悟,刘乐也鼓励大家在创作中更多的应该抒发真情实感,避免为写而写的状态。他个人从学生时期就一直坚持音乐的创编,现在在音乐学院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前沿的音乐作品,这也是他才思源泉的由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演奏家参与到古筝乐曲创作中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刘乐希望更多古筝人可以参加到创作中来,体验到不同的乐趣,这样才能让古筝发展的更好。


课程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中国古筝网官网查看完整版视频……




为回馈广大筝友对本次名家系列大师班活动的支持,每期名家直播的尾声都会安排抽奖环节。


本场直播中奖观众:①  方淑君  ②  潘


直播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会择日与中奖的筝友主动联系,请耐心等待惊喜礼品的到来!



评论3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